熱門關鍵詞: 自貿區清關材料 進口清關費用 轉口貿易流程 跨境電商海外直郵模式
一、先來看法律是怎么直接規定的
網購保稅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隨附中文標簽,且中文標簽須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網購保稅進口其他食品應當隨附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除食用、保存有特殊要求或含有過敏原的食品需隨附紙質中文標簽和中文說明書外,經營企業可采取產品隨附紙質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通過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提供產品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的電子信息,兩種方式應當供消費者在填寫訂單時選擇。
除此外,我國新的食品安全法也是明確規定了進口食品是必須加貼中文標簽的。
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并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 定的,不得進口。
二、再來看為什么很多都不加貼中文標簽
可能不是保稅進口,而是直郵進口。這是目前不加貼中文標簽的最為普遍的跨境電商模式和“借口”。在這種模式下,是消費者和境外商家自行達成了買賣合同,國內法無法要求國外賣家加貼中文標簽。不能找國外賣家,那就找平臺?也不行,為啥,因為在直郵進口模式下,平臺只是中介方,只是為買賣雙方牽線搭橋的,我不直接賣食品,你憑什么讓我去履行賣家的義務,不干。【當然,目前國內法院已經在處理直郵進口模式下的中文標簽的案件了,可惜的是,法院判決竟然出現打架情況,不同的法院,處理起來竟然也不一樣】
主管部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是第二種不加貼中文標簽的現實原因,你想啊,跨境電商才發展多少時間啊?真正火起來也就是在2015年啊,但是你看,我們的食品安全法卻早就先前已經在制定過程中,人家哪了解這個跨境電商風口哇。國務院一紙任命書將杭州任命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整個杭州都是試驗區,而不只是園區而已啊,那不是給當地政府創造了非常好的政績試驗場所啊,所以但凡企業來做進出口,一律大大的優待優待的,哪還敢得罪。我也曾經去過下城跨境園,當面問過那里的工作人員直郵進口要不要中文標簽,人家就說了,不需要,只要做好商檢海關備案就不需要了,商檢和海關也都沒有要求加貼的啊,企業也很無辜,憑什么讓我加貼啊,我做了備案的,海關明著都要求貼,但暗著可能都不管,法院再管有什么用。這就完完全全扭曲了法律:司法要求加,現實卻不加,如果真要賠,商家自倒霉。
市場決定臣妾辦不到啊。這是第三種現實的原因,法律規定,進口食品的中文標簽應于產品報檢進口前完成加貼, 并與產品同時接受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的檢驗。也就是說,經正規進出口貿易渠道入境的食品,中文標簽應當在入境前就已貼在食品包裝上,而不是由零售商在上架前才貼。而關于中文標簽制式,必須在商檢做好備案,真正的進口食品,必須是生廠商就是外國商家,所以,當你要求在境外就加貼好中文標簽時,就不得不面臨現實問題——進口商須在獲得生廠 商授權后由生廠商自行加添,可你有這么大的議價能力嗎?真不一定。所以,這就直接決定了直郵模式下,因為不可能在關內境外的保稅區進行加貼,所以完全沒有了在境外加貼的空間了。
咨詢熱線
17521725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