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自貿區清關材料 進口清關費用 轉口貿易流程 跨境電商海外直郵模式
供應鏈與保稅物流
目前,企業間的競爭已經擴展到供應鏈之間,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簡稱“SCM”)成為現代管理學的重要分支。供應鏈是信息流、資金流、貨物流的集合,其中物流運輸與倉儲是影響供應鏈整體順暢運作的關鍵節點。
從我國海關監管角度出發,可以將物流大致分為國際物流(含口岸物流)、國內物流、保稅物流三部分,其中保稅物流是口岸物流的延伸,是國際、國內物流的交會樞紐,是連接國外原料地、國際銷售地、國內制造地和消費地的媒介,是融合國內傳統物流、國際物流、口岸物流、保稅功能、暫免許可證、增值服務等于一身的產物,是現代物流業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必然產物。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對生產要素在國家間的協調集成(全球采購、國際運輸、跨國協作生產、各國通關、信息化服務等)成為供應鏈管理巨大難題之一。在生產方式上,產品種類繁多、生產定制化和個性化、準時制生產(Just In Time)、降低成本壓力等,促使“7×24小時”物流、“X小時物流半徑覆蓋”、供應商管理庫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簡稱“VMI”)等應運而生。而保稅物流作為連接國際、國內物流的橋梁,可以滿足國際、國內市場雙重需求,極大豐富并提升了物流行業發展。
保稅物流,是指經營者經海關批準,將未辦理納稅手續進境的貨物從供應地到需求地實施空間位移過程的服務性經營行為。
在供應鏈上體現為采購、運輸、存儲、檢測、分銷、分撥、中轉、轉運、包裝、刷嘜、改裝、組拼、集拼、配送、調撥等流通性簡單加工業務及相應增值服務。保稅物流貨物來源上可以是享受退稅的國內貨物,也可以是來自國外的享受保稅、免證優勢的外國貨物。在去向上,貨物既可以征稅后進入國內市場,也可以運輸至其他國家。
保稅物流運作模式及形態包括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監管場所兩部分。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綜合保稅區
保稅港區
保稅物流園區
保稅區
出口加工區
跨境工業園區
保稅倉庫
出口監管倉庫
保稅物流中心(A型)以及保稅物流中心(B型)
很多人將保稅倉、保稅區、保稅倉庫等混淆,其實三者在海關監管中屬于不同規章制度調整范疇,運作模式及要求存在很大差異。如頻繁出現于跨境電商報道中的“保稅倉”,通常是指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及保稅物流中心(B型)內的倉儲場所,并非指保稅倉庫,“保稅倉”雖然頗為精準地表達了對跨境電商開展場所的要求,但它不是海關專有名詞或術語。有的則誤認為設立在綜合保稅區、保稅港區內的倉儲場所就是保稅倉庫,其實兩者在海關監管中有嚴格區分,如在運作主體、場所規模、驗收主體、卡口及地磅、查驗場地、視頻聯網、計算機系統等方面均存在不同要求。
保稅倉庫,是指經海關批準設立的專門存放保稅貨物及其他未辦結海關手續貨物的倉庫。
按照使用對象不同分為兩類:
公用型保稅倉庫
專門向社會提供保稅倉儲服務
自用型保稅倉庫
僅存儲供本企業自用的保稅貨物
此外,保稅倉庫中專門用來存儲具有特定用途或特殊種類商品的稱為專用型保稅倉庫(專用型保稅倉庫可以是公用型的,也可是自用型的),可分為四大類:
01
存儲原油、航空煤油、植物油等油氣液體化工品
02
是加工貿易企業存儲僅限于供應本企業的進口原材料、設備及其零部件的保稅倉庫
03
存儲為維修外國產品所進口寄售零配件
04
如存儲黃金的專用型保稅倉庫
如有侵權 請聯系我們刪除 謝謝!
咨詢熱線
17521725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