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摘要:
上海心航報關主要為“一日游”需求的客戶提供報關報檢、倉儲、運輸配送等業務,聯系熱線:4001332528
蘇州工業園
綜合保稅區
是全國首家綜合保稅區,封關運作時參照執行保稅港區的相關政策,是當時國內政策最優惠、開放程度最高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
我”是蘇州工業園區海關的一名基層關員,見證并參與了近10年來的保稅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豐富與發展,見證了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如何打造“保稅+”時代。
蘇州工業園區海關關員陳明嘉(前)在進行監管作業
保稅加工、保稅物流是綜合保稅區的傳統功能,很方便地滿足了企業開展“兩頭在外”的業務需求。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綜合保稅區內企業將更多的目光轉向國內,相應的業務類型也由傳統的兩頭在外V字型轉變為區內外、國內外交互市場的X型。為了保藏或運輸的需要,稅目29.36的產品可以加入抗氧化劑、抗結塊劑、可以用適當的物質加以包覆,可以用適當的物質加以吸附,但添加的量或處理的方法不得超出保藏或運輸所需,而且不得改變產品的基本特征并使其改變一般用途而專門適合于某些特殊用途。
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原卡口
“如果沒有一般納稅人資格,我們公司無法對國內客戶開出增值稅發票,成本就會上升,嚴重削弱公司銷售產品的競爭力。”我猶記得固瑞克貿易(蘇州)有限公司倉庫經理陸麗芳對區內企業能夠享受一般納稅人資格的殷切期盼。2014年9月國務院同意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開展貿易多元化試點,符合條件的貿易功能區內企業將獲得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企業好夢成真。
2012年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繁忙的報關大廳
利好接踵而至。2016年11月,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全國首批開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試點企業內銷、購入區外貨物分別可開具、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享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出口退稅等政策優惠。試點企業三星電子家電(蘇州)有限公司平均每票貨物出入區時間節約了近1天,該公司和國內供應商在報關方面的人力和資金投入每年降低近300萬元。
隨著蘇州工業園區加快轉型升級,產業不斷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產生了大量的研發、檢測、維修等附加值更高的業態需求。我們迅速響應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積極推進并率先探索啟動了保稅檢測、保稅研發等業務,碧迪快速診斷產品(蘇州)有限公司和百得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分別完成了江蘇省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首單保稅研發和保稅檢測業務。除此之外,我們積極探索促進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展,推動保稅研發、保稅維修、保稅檢測等業務的試點創新,積極探索并拓展保稅檢測區內外聯動業務,出境貨物“先出區、后報關”作業模式的實施、倉儲貨物分類監管正式運作、非報關貨物擴大范圍試點在區內成功落地使綜合保稅區產業集聚能力顯著增強。
目前的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與初期相比,從純粹的保稅加工制造到保稅物流、保稅倉儲,更是增添了保稅維修檢測、保稅研發、保稅展示交易等新興功能。
昆山海關 劉茂竹: 見證綜合保稅區構建智慧生態
昆山綜合保稅區是在全國首家出口加工區——昆山出口加工區的基礎上升級而來,十年來創下多項第一:全國第一票跨關區分送集報、全國第一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全國第一票全球維修貨物……回想過去,有一個場面印象頗深——緯創資通(昆山)有限公司關務經理單平安帶著十來位同事將一摞摞報關單從運送資料的專車上搬運下來準備辦理電子賬冊報核業務。據我所知,緯創集團是全球筆記本電腦生產巨頭,旗下4家企業年進出口額達200多億美元,按照規定,每半年度要辦理電子賬冊核銷一次,對于單平安而言,每次核銷都是一場“集中會戰”,需要到公司各部門借用人員集中整理數據“備戰”。2013年下半年,我們在全省范圍內率先推廣電子賬冊無紙化報核試點改革后,加工貿易企業在報核環節不再需要提交紙質報關單證,企業通過網絡平臺傳送數據,輔助管理系統對進出口報關單明細數據自動比對,海關僅需要人工核對企業報核總體數據與海關電子底帳數據之間的一致性——核銷周期短了,企業輕松了,海關監管也更加嚴密了。在那之后,單平安只需要單車單人帶著1份會計師事務所庫存審計報告、1張數據光盤到昆山海關辦理賬冊報核手續,輕裝上陣。
隨著近些年來加工貿易的蓬勃發展,企業報核數據呈指數級增長,僅一年就產生了上千萬條工單數據,而且數據種類繁多,涉及上億項數據信息,面臨著數據傳輸與核算的難題。我們在昆山綜保區智慧管理平臺上線“智慧核銷”功能,以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為基礎,依托百億級別的超強算力實現企業工單數據自動發送、自動入庫、自動解析、自動比對,并根據企業個性化的核算規則對料件耗用和理論庫存進行周期性精準核算,核銷效率提升了十倍,交出120秒完成521萬條數據核算對比的亮眼成績單。核銷業務的變遷只是綜保區智慧發展的一個縮影。十年來,我們致力于將智慧城市、數字政府、智慧海關的治理內涵集成融合在昆山綜保區,通過一系列數字場景,共同匯聚成無感采集、多維共享、智能輔助的大數據云享平臺,提前預判企業通關需求,有針對性簡化企業通關手續,最終實現“企在干、云在算、車在跑、云在看”的數字化監管模式:當貨車路過通關卡口,“數字卡口”無感采集車輛數據,并與后臺企業數據和貨物數據進行關聯;當貨車經過監管場站,低風險貨物車輛即時放行,實現無干預監管;當貨車進入綜保區,“數字路網”則智能解析649路攝像頭記錄的數據;當貨物送達企業后,入庫數據通過聯網系統傳輸到指揮平臺,實現自動報送、智能核銷;平臺所采集的貨車品牌型號、車型尺寸和顏色外觀等數據,則匯入綜保區企業貨運車輛大數據池,把進進出出的貨車變成了“數字車輛”……我們用無感的數據采集、大數據的治理思維,建設一張網、一片云和一個智慧大腦,實現綜保區全要素數字化,達到智享聯通、協同高效,進而構建全新的智慧生態,依托這個不斷生長、不斷創新的生命體、智慧體,實現“企業服務一網通辦,綜保區運行一網統管”,創造更優的營商環境。2021年,昆山綜合保稅區實現進出口總額3957億元,位列全國綜合
保稅區第3名。
綜合保稅區當前正面臨著重要的歷史機遇,發展熱度不斷提升,發展空間極大拓展。十年間,我見證了綜合保稅區的成長,在未來的日子里,我仍將繼續立足自身崗位,為綜合保稅區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章轉自:海關發布(圖片為資料圖)
如有侵權 請聯系我們刪除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