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鍵詞: 自貿區清關材料 進口清關費用 轉口貿易流程 跨境電商海外直郵模式
答: “四證”分別是供貨者許可證、貨物入境檢疫證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報告和預防性消毒 證明等。
問:企業須如實記錄進口物品的哪些信息?
答: 企業購入進口物品后,須如實記錄物品名稱、規格、數量以及供貨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
問:企業發現進口物品的包裝破損時,應如何處理?
答: 應第一時間封存隔離,避免人員近距離接觸,及時聯系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包裝破損處進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陰性并進行預防性消毒后方可入庫。
問:企業對進口物品嚴格實行 “五查”,具體是哪“五查”?
答: “五查”分別是查進口物品報關手續、檢驗檢疫證明、產地來源及規格數量、核酸檢測報告以及進銷貨臺賬和消毒記錄。
問:企業組織工作人員開展核酸檢測的頻次有何要求?
答: 涉及進口物品運輸、裝卸、貯存、生產加工等環節的一線重點人員,應每2天進行1次核酸檢測,其他人員應每周進行 1次核酸檢測。
問:對進口物品裝卸區、倉庫、生產加工等重點區域作業環境,企業應多久進行核酸檢測?
答: 企業應每周進行1次核酸檢測。
問:對無法進行核酸檢測和預防性消毒的物品,企業生產加工人員應按照二級防護標準要求做好個人防護,二級防護標準是指?
答: “二級防護”需要穿好醫用防護服、戴好醫用防護口罩、防護眼罩/面罩、防護鞋、工作帽等,每4小時更換一次口罩,接觸物品后立即進行手清洗和消毒。
問:完成消毒后,企業應如何對生產加工區域等場所進行通風?
答: 每日通風3次以上,每次30分鐘。
問:進口物品的時間從何時開始計算?
答: 無論物品何時進口,只要在企業范圍內的均須納入管控范圍。
問: “一線重點工作人員”具體是指哪類人員?
答: “一線重點工作人員”是指直接接觸進口物品的從業人員、隔離場所工作人員、交通運輸工具從業人員等重點人群。
問:紫外線消毒是否有時間限制?
答: 紫外線消毒作用時間為30-60分鐘。
問:公司的進口物品是進口后向第三方購買的,這個如何進行消毒?
答: 對該產品進行拆包時需按照省市防控要求進行層層消毒。
問:進口集裝箱、貨柜如何進行處理?入關時候做消毒還是到倉庫后再消毒呢?
答: 進口集裝箱、貨柜在入關時對外表面進行消毒,到倉庫后如需開箱,則對內表面和物品進行消毒。
問:原包裝的貨物,倉庫四面通風,直接用 84消毒這樣可以嗎?
答: 外包裝六面均需消毒,不拆貨物包裝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合適的消毒劑進行日常區域消毒。
問:如果一批進口物品在總部已完成了逐件層層消殺,運至分部門店后,分部門店是否還需要對這批物品再次進行消殺?如進口物品的總部在寧波市外且市外總部已對其完成消殺,那同批次物品運至寧波分部時,寧波分部是否還需要對該批次進口物品進行消殺?
答: 參照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255號《關于印發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對進口物品裝載運輸工具和包裝原則上只進行一次預防性全面消毒,避免重復消毒,防止專為消毒作業實施掏箱、裝箱避免增加不必要的作業環節和成本,影響物流和市場供應。如果進口物品在總部已經完成逐漸層層消毒,并由總部出具該批物品經層層消毒的證明,運至分部門點后,分部門店可不再對該批物品進行消毒。如果,總部僅能出具外包裝經消毒的證明,則分部在需要打開包裝時應落實層層消毒責任。
問:廠區空曠場地搭建戶外核酸檢測用的簡易式雨棚,是否可以作為消殺區?
答: 核酸檢測和消殺區不宜使用同一區域。
問:企業是否可以開展自主消殺?還是一定要第三方?
答: 企業可以開展自主消殺,但前提是要按照《浙江省工業企業進口物品常態化疫情防控操作規程(試行)》做好相關消殺工作。
文章轉自:象山啟創
如有侵權 請聯系我們刪除 謝謝!
咨詢熱線
17521725883